拿别人的钱先练
看我博客的朋友,一般都没有什么钱,会写代码,很多写得不错。将一些感悟送给这样的朋友。欢迎评论,喷我也行。
“我退出了“
年前以前的同事(后来自己创业去了,iOS卡牌游戏方向)打电话过来,很高兴,说他们被收购了。辛苦了一年,没赚多少但也没有白忙。电话里聊得不多,主要聊了聊收购方和他未来的雇主。
我觉得他们是可以坚持下来的,只不过他们的想法比较实际—拿别人的钱先练。iOS尤其是游戏领域,已经是红海一片了。两三个人的小团队,如果和中型创业团队或者创业公司玩法一样,很难生存下去。越是赚钱的领域越是赢者通吃,小鱼没什么机会。做游戏累,周期长,市场变化快,估值苦逼。我的团队内部(包括)我自己也经常玩着SuperCell的游戏后,“咱也来一个吧,挺简单的!“
现在不是写写代码点点按钮扔到App Store砸500$ Admob就能数小钱的时间点了。2013年能活下来的小团队都有几把刷子,喜欢抄底的投资人可以留意这些小团队了。
拿别人的钱先练
App Store开创了App经济,创建了一个生态圈。这和当年搜索引擎养活了一批站长是一样的。但情况不一样了,竞争比当时激烈多了。移动互联网比传统互联网的节奏更快,从创业者、投资人到用户,大家也更没有耐心。
所以很多朋友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,选择了“拿别人的钱先练”。两三个人的小团队,赚点小钱,最后被几十万低价收购收场。这种结果其实“很不错”,至少短期来看。短期的投入有了短期的回报,EV大于0,没什么不好。
有了新的环境,更大的平台,加上自己折腾的经验,可以缓冲一下。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高原期,换一个环境,审视一下自己的过去,是很宝贵的间隙。想一点,做一点,再换个环境思考一点,对自己绝对是很不错的提升。如果是抱着拿别人的钱再练练,之后重新出发的想法,是很不错的。
不过人的惰性很可怕,年纪越大,收入越多,机会成本越高,你就越不想出来。机会在那里,很多人已经不想再跳出来了。
不管怎么样,每个人都会做出短期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。很多人不愿意看长远,也有很多人自认为可以看得长远。看得到的也未必能做到。
你会如何选择?希望永远有一颗不疲倦的心,与诸君共勉。
附小广告一则:唱吧iOS团队诚招iOS工程师,推荐成功即奖励6000元现金或iPhone 6一部,详见这篇blog。
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
时代变了,所以标题少了两个“十”字。现在三年内可以发生很多事情,快速的变化可能让很多人的小心脏受不了。IndieBros总下载量破了千万,顺便吐吐槽。
App Store的这三年
变化真的太大,个人/独立开发者能不能熬过今年,将决定App Store未来生态的走向。一个朋友跟我说,从iOS 6 App Store改版为界,以前的流量是苹果“给”的,现在苹果不“给”了,这是事实。可能我的说法很夸张,但一旦App Store没有了这些个人/独立开发者,也就意味着App Store将开始走下坡路。那朋友说,即使小开发者死了,用户照样用得爽,这是短期的情况。没人喜欢封闭的系统和生态环境,除非它的实际效果(用户是否用得爽,开发者能不能赚到钱)比开放的好。
现在我更愿意从生态的角度思考问题。苹果是做软件的,但靠硬件赚钱,而且是赚高端市场的钱,这就意味着份额肯定不大。不大的份额,如果利基市场都没得做了,就没了长尾没了生命力。店大欺客,客大欺店。移动互联网还没研究明白怎么回事,就要下逐客令了?
所以我不认为个人/独立开发者会死,只是“玩法变了”。抱老大哥的大腿,就要想是不是跟老大哥利益是一致的,这跟给老板打工一个道理。苹果希望开发者做出什么样的应用?Google一下,一抓一大把。
人人游戏
真的不清楚他们的运营团队是怎么想的。诚然中国区总榜前50名没有干净的,但也不能买断啊。总之觉得人人游戏的运营团队很“老实”,”有啥说啥“。喜欢诚实员工的老板请去人人游戏的运营团队挖人吧。赶快敲钟,给下面的小弟弟作作榜样。
91
准备上市了,先要把原罪洗白白。难道去香港路演时说我们盗版很厉害么?不能,91肯定不像人人游戏那么“老实”,牌坊要立,要好看。话难听点,洗得再白,还是黑木耳。黑木耳有黑木耳的玩法,问题是你玩得过360么?先不管它,练练敲钟再说,实在不行自己先买一座。要么找苹果开发者送你几座吧,他们肯定乐意。
12306
我不知道12306的工程师拿多少薪水,不能比我收入低吧,否则怎么弥补脆弱的小心灵。话说现在企业胆子大了,公然跟有关部门叫板了。这是什么情况?从PM2.5开始就被美帝洗脑了吧,反正我们这行业的人都这样。没办法,屁股决定脑袋(我大学死党补了一句,还得看有没有脑袋,这话对;但跟他屁股不是坐一边的),我也一样不能免俗。
商业道德
你想做品牌,就不能没道德,尤其是当你存在强大的有道德的竞争对手时。50/6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都是带着原罪起家的,后来好多也洗白了。时代不同了,玩法不一样了,不能总按老路子乱搞了。移动互联网也是这样,还按SP的老路子么,可以解决短期前SP人员就业问题。生态和共赢是最重要的,否则将被第三方抛弃。什么?你是有资源有人脉的高富帅?那兄台走错地方了。
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
只有生态才能垄断,才可能造就10X年公司。BAT级别的大佬都懂这些道理,关键是蛋糕怎么分,什么时候分的问题。其实“上面”也懂这个道理,可惜“队伍大了,不好带了”,扯远了。
企业家要有眼光,要有长远眼光。IPO万岁的不是企业家,是商人。去炒楼吧,钞票还是要印的。反正这两样崩了一样,大家全玩完。
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。要么开条运河(三年内么?醒醒吧),要么河在哪边就去哪边(打算蹲10年么?去考公务员吧)。能不能开出来,能不能泳过去,就是个人天花板的问题了。
附小广告一则:唱吧iOS团队诚招iOS工程师,推荐成功即奖励6000元现金或iPhone 6一部,详见这篇blog。
Xcode调试技巧
Xcode从默认使用LLDB后,有很多实用的调试技巧,这里简单介绍一下。
输出被调用的方法/函数
|
|
监测任意的异常
- Add ALL EXCEPTION breakpoint
- objc_exception_throw(Add Symbolic Exception)
为任意方法添加断点
以UIView的setFrame方法为例:启动App,挂上Debugger,在任意时刻暂停App,在lldb中输入
|
|
Sound Breakpoint
添加断点,设置action为sound,然后勾选Automatically continue after evaluating。可以简单地用以确认某些方法是否被调用了。
输出所有线程的backtrace
命中断点后,在lldb中输入:
|
|
输出View结构
任意时刻暂停App,在lldb中输入:
|
|
输出NSData
Debugger中,选中NSData->View Memory,会看到一些无法阅读的数据;
在lldb中,输入:
|
|
会得到yourDataObject的地址,用该地址替换掉Memory Viewer中的地址,会自动使用合适的encoding。
Instruments Flags
这在调试多线程应用时格外有用,因为很难保证固定的执行顺序。使用这个特性,需要添加DTPerfomanceSession.framework到Xcode project中。
下面的代码片段,将在使用Instruments时,添加一个flag:
|
|
你也可以在Instruments中显示开始和结束标志:
|
|
Reference:
- Presentation by Mike Hay at CocoaHeads
- Flags: very useful when debugging with instruments
附小广告一则:唱吧iOS团队诚招iOS工程师,推荐成功即奖励6000元现金或iPhone 6一部,详见这篇blog。